生产外包(Production outsourcing)又称为制造外包,是以外加工方式将生产委托给外部优秀的专业化资源,达到降低成本、分散风险、提高效率、增强竞争力的目的,即是将一些传统上由企业内部人员负责的非核心业务或加工方式外包给专业的、高效的服务提供商,以充分利用公司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资源,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自身的竞争力的一种管理策略。生产外包要遵守有关的原则,而且实施生产外包要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
外包管理工作要项:
1、发包作业:决定适当的价格/决定适当的品质/决定适当的交期/决定适当的数量/决定其他交易条件。
2、领发料管理:依规定之损耗率及标准料表计算之用量领发料/领、发及退料应依中心工厂规定。
3、催料管理:实施事前跟催管理/运用跟催箱
4、验收管理:制定验收管理办法/品质管制/制定外包品进厂检验管理办法/不合格物料处理方法/必要时召开品质协调会/加强验收中心管理
5、账务管理:定期盘点管理;
6、厂商管理:慎重选择并开发协力厂商/成立协力厂商调查小组/建立协力厂商开发与选定处理作业程序。
产线外包流程:
1、确定厂商类型:根据你们公司的规模、外包的数量、金额、质量要求、技术要求,决定待选的厂商的规模和水平。
2、寻找外包厂商:根据以上要求,开始寻找厂商。并要求其填写“供应商/外包商调查表”,介绍其基本情况。
3、实地检查:选择几家符合基本要求的,组织生产、技术、质量、物料等部门的人员对每家厂现场检查其生产运作的各个方面。
4、决定待选厂商:根据各部门的反馈,选定几家好的。要求每家针对你们检查时发现的问题提供纠正预防措施。有必要的话,组织2次现场检查。
5、选定报价厂商:根据每家的纠正预防措施实施情况。选定报价厂商。
6、厂商报价:发送用于报价的图纸、文件给厂商(注意:之前应要求该厂商签订保密协议)。可要求每家厂商贵公司固定的格式报价,并给出明细(材料、人工、管理费用、利润),比便于分析比较。收到报价。
7、选定厂商:报价分析。选定合适的几家。
8、样品认证:提供制造文件给选定厂商,制造几个或几十个样品。由公司的技术、质量人员检查认证。未通过的,视情况要求再作样品并提供纠正预防措施或直接取消资格。
9、小批量产品生产认证:通过样品认证的话,生产几百或几千个,并组织生产、技术、质量、物料等部门的人员现场认证该厂的生产组织各个方面。并提供纠正预防措施。
10、外包厂商认证:纠正预防措施实施情况良好,即可认证。
11、跟踪:质量决定前面多少批次需全检,接下来的检验比例,帮助厂商改进质量,直至免检。也可派驻厂商处负责任何问题的解决,监督交期和质量,以及厂商的制造费用。
定期降价+定期现场检查。